车门把手:追求颜值,更要确保安全

2025-05-11 08:03 [来源:华声在线] [作者:易博文] [责编:伍镆]
字体:【

华声在线全媒体评论员 易博文

5月8日,工信部官网发文,公开征集对《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》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,截止日期为今年6月7日。《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》包含汽车应急式车门内把手的安装要求、隐藏式车门内把手和应急式车门内把手的标志要求等内容,将填补对隐藏式车门内把手等规范不足的空白。

隐藏式车门把手的设计逻辑源自航空器与超跑的空气动力学优化。1952年,它首次出现在奔驰300SL车型上。在接下来的50多年间,仅在超跑或超豪华车型上出现过。2010年后,随着汽车快速电动化、智能化发展,这种门把手逐渐流行起来,被新能源车企广泛采用。它减小了风阻,增加续航里程;更漂亮、更有科技感;还给人一种开豪车的感觉。经济、时尚与“拉风”“炫酷”同在,难怪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。

但任何技术跃迁,都不能突破生命安全的底线。沃尔沃1959年发明的三点式安全带重塑了汽车安全文明,日本车企在电动车上保留机械门锁、德国TüV门把手抗压强度150N的严苛要求,都诠释了这一创新伦理。目前,我国汽车门把手相关标准有QC/T 988-2014《汽车车外门拉手》、QCT1211-2024《乘用车车门内开拉手总成》,但还没有针对电动式、隐藏式车门把手的相关标准,实际应用中也暴露出了强度不足、识别操作难、断电失效、夹手等潜在风险。制修订强制性标准,就是要进一步强化安全,保证汽车在断电、碰撞等事故中车门能够开启,保证在翻滚、坠落事故中能够防止门把手的误作用,确保门把手标志可见,保证车门把手的结构强度。

创新无止境,规范促发展。2024年,我国新能源车销量已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0.9%,出口首次跨越200万辆大关。今年4月以来,从明确要求车企宣传中不得使用“自动驾驶”“智能驾驶”等易引发误解的名词、发布“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”——GB38031-2025《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》,到当下制修订门把手强制性标准,工信部积极出手,有利于重塑产业价值观。追求颜值,更要确保安全。我国的新能源车,必将在不断创新与规范中走进更多消费者心里。

责编:伍镆

一审:印奕帆

二审:蒋俊

三审:谭登

来源:华声在线

焦点图